GY 65-1989 广播电视钢塔桅制造技术条件

ID

5DCB372187E5449CB971E9F2509C591B

文件大小(MB)

0.42

页数:

5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7-14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108—,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部标准,GY65-89,广播电视钢塔桅制造技术条件,本标准适用于广播、电视钢塔和钢桅杆及其构件的制造,本标准引用以下标准:,GB1804—79,GB2694—81,GBJ205—83,GY 64—89,公差与配合,输电线路铁塔制造技术条件,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广播电视钢塔桅防腐蚀保护涂装,1 .总则,1. 1钢塔和钢桅杆的制造必须具有国家工程设计证书的单位所提供的施工图,1. 2钢塔和钢檐杆的制造除按施工图的规定外,应遵守本标准的各项规定以及GBJ205,和GB2694中有关的规定进行,1.3制造所使用的材料,应附有质量证明书,并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2 .技术要求,2. 1放样,2.1.1 构件或零件放样,必须以轴线为基准,2.1.2 样板尺寸允许偏差± 0.5mm,2. 2 下料,2.2.1 剪切下料之零件边缘不得有裂纹及超过1.0mm之缺棱,2.2.2 气割下料边缘斜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1,钢板厚度”皿唳边缘斜度允许偏差值P(mm) 示重图,告20 1.0 D 1T,22~34 1.5,N36 2.0,1989年3月20月发布1989年3月20日实施,GY65—89 —109—,2.2.3 圆钢用作主要受力零件时,严禁冲剪下料。非主要受力圆钢冲剪下料端面斜,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袤2,圆网直径斜度允诧偏差值P(mm) 示意图,W16 1.0 P,18y5 、 1丒5,>25 2.0,2.2.4 钢管下料端面斜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钢管外径d(mm) 斜度允许偏差值P(mm) 示意图,W95 1.0 V 102.168 1.5 I 1 180.377 2.0,N402 2.5,I,注:各类型钢下料斜度允许偏差可按照其断面长边与钢管外径参照表3执行,2.2.5板料下料长度或宽度L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的规定,裳4,下料长度或宽度L(mm) 允许偏差值(mm),<600 ±2.0,600—1500,>1500,±3.0,±4.0,2.2.6圆钢、钢管及各类型钢,下料长度L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的规定,裳.5,2.2.7未注明公差要求的机加工零件下料允许偏差按GB1804-IT14执行g,下料长度L(mm) 允许偏差值(mm),<1000 ±2.0,1000—5000 ±3.0,>5000 ±4.0,—110— GY65—89,2. 8现正,2.3.1 材料矫正时应采取措施,减小锤击的凹陷。当钢材热矫正处于200℃.300℃,时,不允许锤击,2.3.2 钢材热矫正变形或零件热加工,按GBJ205执行,2.3.3 圆钢的调直宜采用机械调直,2. 4材料拼接,2.4.1 材料拼接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当设计未作规定时,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保证,拼接达到与母材等强,2.4.2 直杼d大于40mm的圆钢对接,必须采用熔槽焊工艺,且必须采用16镒焊条i,对熔槽焊的质量必须作探伤检查,其缺陷应符合3.2.4的规定。对直径d小于或等于40mm,的圆钢对接可采用坡口手工焊。 ,2.4.3 每根杆件拼接只许一处。 ’,2. 5制孔,2.5.1 螺栓孔的制作应采用钝孔的方法。孔的边缘不应有裂纹、飞刺和大于1.5mm,的缺棱,2.5.2 法兰盘钻孔应在钻模上进行,2.5.3 对经过核定作废的孔,应按GBJ205执行,2.5.4 ”制孔的直杼d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的规定,衰6,孔直径允许偏差值(mm),加丒5 / + 0.5,>17.5 + 0.7,2.5.5 孔形椭圆度及孔中心线倾斜a的允许偏差按GB2694执行,2.6组装,2.6.1 构件或节点必须在专用胎具上进行组装,2.6.2 组装点焊定位焊条,其质量不得低于正式焊接所选用焊条的型号,点焊高度,不宜超过设计焊缝高度的2/3 j当焊缰高度大于12mm时,点焊高度不得超过设计焊缝高,度的1/2 ,点焊工作应由经过培训合格的人员进行,2.6.3 构件组装时,有拼接的杆件只许一粮,并应调整拼接位置,使其不在焊接节,点处,2.6.4 组合焊接构件,横腹杆与主柱的组装缝隙不得大于2.5mm,其余部位缝隙,不得大于3.0mm,2.6.5 对构造复杂或单件易变形的构件应进行试组装,2. 7焊接,2.7 . 1焊接应在胎具上进行,2,7.2 对焊接构件易产生较大变形的部位,应采取焊接反变形措施,反变形值可通,GY65—89 -111―,过试验确定,2.7.3 焊接工作应在组装检验合格后进行,焊前应清除铁锈、油污、积水、冰雪和,脏物等。焊接工作应按焊接工艺进行。焊接完成后应清除残留的焊缝金属和熔渣。对主要受,力部位的焊缝应打上施焊者的钢印代号,2.7.4 当焊缝高度小于或等于6 mm时可采用单层焊,当焊缝高度大于6 mm时必,须采用多层焊,从第二层起,焊每层焊缝之前应检查前一层焊缝,不得存在超出允许的缺,陷,2.7.5 所有能围焊的焊缝必须围焊,如果构件为热浸锌涂装,焊缝应符合设计要,求,2.7.6 焊接用焊条应烘干。施焊时环境温度除设计要求外应大于5 ℃0,3 .检验,3. 1 几何尺寸检骐,3 . 1 . 1单元塔节及单根构件长度L允许偏差:当L不大于5 m时,允许偏差±2.0mm,当L大于5 m时,允许偏差± 3.0mm,相同编号的塔柱间长度允许相对偏差1.0mm,3.1.2 单元塔节整体弯曲矢高(f)不得大于全长L的1 /1000;主柱及横杆局部弯,曲不得大于被测长度的1 "50;斜腹杆局部弯曲不得大于被测长度的1 /350,有焊接节点的,平台梁,局部弯曲不得大于被测长度的1 /500。 ’,3.……

……